在高淳区阳江镇的田野与街巷间,藏着许多关于“凝聚”的故事——“乡情招商”让人才千里归巢,“统战+产业”让特色业态串珠成链,文化赋能让乡村底蕴愈发深厚......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无数统战人士的携手同行。作为一名基层统战委员,我常想,正是“统战+”这把金钥匙,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
引“南飞雁”为“凤还巢”,乡情是最暖的纽带
做基层统战工作,常说“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对我们而言,“乡情”就是最暖的纽带。这几年,我们总想着把在外的“阳江人”拉回“朋友圈”,用实打实的诚意和举措,让他们愿意回家闯一闯。
江苏飞尔环保管道管材项目的成功引进,就是“乡情招商”的生动实践。当了解到在无锡从事金属通风管道设计的陈秋连是高淳阳江人士时,三年间,我们多次上门拜访,最终,在飞尔环保生产规模扩大之际,陈总决定回乡发展,2024年4月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的江苏飞尔环保管道管材项目正式立项,2025年3月项目正式竣工,目前已经开始进行生产。落地阳江,既是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家乡情结,也是企业发展扩能的现实所需。同时,阳江镇积极举办“情系桑梓 共话发展”等活动,邀请在外高淳籍医疗专家回乡义诊,不仅进一步拓宽了招商渠道,还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可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得先“活”
在阳江,我见过太多统战人士带着智慧和热忱,为乡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张明龙是在农业科技领域深耕多年的本土专家,也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杰出代表。他积极引进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和理念,在固城湖建立螃蟹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定期组织培训,帮助蟹农解决种养难题,全力推动辖区农业产业向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光有好产品还不够,得让更多人知道。“丹湖秋月”是阳江镇的农产品公用品牌,阳江镇积极邀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丹湖秋月”品牌的打造和宣传推广。镜头前,他们介绍着虾稻米“稻田养虾、生态循环”的绿色理念,让消费者在品尝美味之前,就能感受到那份源自水乡的深厚文化底蕴。他们说:“卖产品也是卖文化,让消费者尝到的不只是米香,还有咱们阳江的故事。”
靠文化做“纽带”,把人心聚起来
阳江镇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打水浒、赛龙舟、春节舞龙等民俗活动承载着深厚的乡土记忆。在今年年初的春节舞龙表演中,通过“统战+非遗”等模式,我们看到了在外成功人士帮助传统文化“破圈”的力量。当新华网、江苏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聚焦于这项承载着乡土记忆的技艺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深感自豪与激动。舞龙表演不再局限于乡村的小舞台,而是成为了一座连接乡情的文化桥梁,将五湖四海的阳江籍企业家、创业人才等紧密联结起来。
常有人问我:“统战工作到底做啥?”看着稻田里忙碌的身影、车间里运转的机器、广场上欢腾的人群,我想,这就是答案。“统战”不是一句口号,是用乡情聚人、用产业兴村、用文化铸魂。我知道未来的路还长,但只要把更多人团结在一块,阳江的田野间,定会绽放更多动人的新景。毕竟,团结的力量,从来都最动人。
(来源:高淳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