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连线

高陶:同享中华陶瓷文化 共育民族团结硕果
日期: 2025-08-27 来源: 浏览次数: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陶瓷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征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近年来,高淳陶瓷主动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大局,有效推动各民族共享的中华陶瓷文化在交融发展和创新转化中结出丰硕成果。

以民族特需商品为载体,广泛传播中华陶瓷文化

始终聚焦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公司圆满完成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赠瓷以及十四届全运会红石榴国宴用瓷设计生产任务;在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中,将“民族团结一家亲”融入到产品开发设计,努力契合各民族文化、精神、情感共同追求,相继设计制作了具有彝族、哈尼族、傣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特色瓷器产品系列,“十三五”期间被评为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十四五”以来民品产值达2.8亿元,占比超30%。致力将中华优秀陶瓷文化推向国际舞台。近年来,公司独家承制了北京APEC峰会、上海亚信峰会、两届北京“一带一路”峰会、三届中国进口博览会、金砖五国峰会、中国中亚峰会、中拉论坛,以及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国宴用瓷,用陶瓷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性符号,诠释中华文化,讲述民族故事,为中华陶瓷文化广泛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打造红石榴国瓷小镇

长期以来,高淳陶瓷坚持将“红石榴”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文化与工业旅游开发,打造了占地面积438亩的红石榴国瓷小镇。其中小镇高淳陶瓷博物馆,开设少数民族地区陶瓷艺术及民族特需陶瓷商品展区,集中展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建水紫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坭兴陶、藏族土陶等200多件特色陶瓷珍品,生动呈现各民族独特的陶瓷艺术风貌;馆内精心设计了“民族团结进步”陶艺墙,在骨质瓷盘上彩绘56个民族特色人物形象,将“各民族同心同德”的文化内涵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持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标识,高淳陶瓷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小镇陶瓷传统技艺传承基地,开设手工拉坯、泥塑、彩绘以及数字建模、3D打印等陶艺课程;定期举办“陶瓷历史”大讲堂,梳理陶瓷发展脉络,解析陶瓷文化精髓。2024年红石榴国瓷小镇接待各民族游客超10万人次,努力塑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基地、活动载体、宣传窗口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课堂。

以传承陶瓷技艺为纽带,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高淳陶瓷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举办教育培训、技艺交流和发展论坛等特色活动,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瓷发展论坛。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国瓷小镇举办了首届中国国瓷发展论坛,来自我国各民族6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知名院校和国宾馆的代表参加论坛,其中陶瓷行业17家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代表交流了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展陶瓷文化交流和普及。中央电视台先后在国瓷小镇拍摄《物从何来——陶瓷篇》、《芝麻开门》走进高淳陶瓷博物馆等节目,向全国各民族观众普及陶瓷文化;台湾陶艺家团体走进国瓷小镇,连续开展“传承中华陶瓷文化、厚植两岸同胞情谊” 、“匠心陶铸、窑淬风华”陶瓷艺术交流活动,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促进苏台陶瓷文化的蓬勃发展。常态组织陶瓷技艺培训活动。与民族地区开展技艺培训等交流,为喀什、钦州、白银等民族地区以及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培训各民族陶艺工作者,签订合作培训意向书,每年培训近1000人次,帮助民族地区企业提高陶瓷技艺。

未来,高淳陶瓷将深耕陶瓷文化与民族团结的融合路径,进一步拓展民族特需商品的创新品类,深化与各民族地区的技艺合作,持续推动红石榴国瓷小镇成为更具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平台,让中华陶瓷文化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绽放更持久的光彩。

(来源:高淳区委统战部)